图片名称
图片名称

环博会思考 政策完善下环保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分类: 行业新闻

来源: 东吴证券

发布时间:2019-10-14 11:39

  综述:环保板块2015年业绩表现靓丽,营业收入843亿增22%(上年同期增26%)、扣非净利116亿增20%(上年同期增17%)均位于各行业前列,净资产收益率10.11%(上年同期10.31%)维持较高水平。

  行业2016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7.68亿元,同比增长14.88%(上年同期增27.41%);扣非净利22.16亿元,同比增长5.19%(上年同期增45.42%)。虽然一季度业绩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由于全年业绩占比较少(春节假期以及订单结算周期影响下一季度占全年17%左右)指导意义较弱,行业政策持续大力度推进、商业模式不断完善下仍然维持对行业看好。

  各子板块业绩分化,固废下滑,监测、大气、污水维持快速增长。

  2015年水务运营、水处理工程、大气治理、固废处理、环境监测、生物质能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49.81、21.26、9.58、25.46、6.36、3.59亿元,同比增长14.81%、36.50%、36.61%、8.03%、50.59%、13.87%。各子版块业绩开始出现分化,其中固废行业受盛运环保拖累增速下滑明显,环境监测、大气治理和污水处理工程仍维持快速增长。

  行业高盈利能力不断吸引资本进入,完善资质、ppp背景企业平台化发展下行业并购仍为发展大趋势。

  外延动力重组,并购提升业绩弹性:经济下行传统行业增速放缓,环保行业凭借高景气度和高盈利能力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诸多上市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并购的方式进军环保市场、完善产业链布局。收购优质企业并表不仅可为上市公司业绩带来大幅增厚,还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资质、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平台优势获取更大ppp订单,实现跨地域性快速发展。

  环博会思考:环保助力绿色经济变革,政策完善下多细分领域存投资机会

  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环博会,作为亚洲最大的展示全球水、空气、土壤、废弃物等环境问题华体育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的专业展会,中国环博会每年都为市场带来环保行业最新的政策、技术趋势。

  此届中国环博会紧扣“深化绿色经济变革,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和行业主题,环保产业已经明确支柱产业定位,一带一路加速绿色产能输出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ppp搭配绿色金融撬动万亿治理市场,政策借环保助力供给侧改革,环保行业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

  细分行业方面,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等领域已临近行业天花板,未来增长将会放缓,行业投资机会将更多的存在于政策日趋完善下逐渐被打开的细分子行业。其中环境影响与评价、vocs的监测与治理、海绵城市、土壤修复、智慧环保、污泥治理受到技术、资本的关注度日趋上升,已经处在最佳投资窗口期。

  环博会会议纪要:《深化绿色经济变革,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1)一带一路加速绿色产能输出引入先进技术,ppp搭配绿色金融撬动万亿治理市场,政策借环保助力供给侧改革;2)vocs、海绵城市、智慧环保、土壤修复、污泥治理等。

  此届“中国环博会高峰论坛”紧扣政策和行业主题。东吴证券认为环保行业变革正在深化,一带一路加速绿色产能输出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ppp搭配绿色金融撬动万亿治理市场,政策借环保助力供给侧改革;行业方面,vocs的监测与治理、智慧环保、土壤修复、污泥治理等已在风口的子行业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1、国际绿色技术合作与开发共赢

  1)我国2015年环保设备实现出口20%增长,“走出去”已成常态;

  2)十二五期间环保技术研发、技术并购等进入前所未有活跃期,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交易额分别达到927亿元和544亿元。2012年起,环保企业实施超20个以技术为目的的海外并购;

  3)绿色纲领,积极推进海水淡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合作,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的装备、技术与工程服务合作;

  4)当前缺陷:缺乏目标国的投资环境、法律政策等信息,全产业链输出能力弱;缺少统一的产业海外发展战略,缺乏协调性;

  5)一带一路中的环保:防止产能输出过程中同时输出污染;促进绿色产业借助一带一路更好的走出去。

  2、构建绿色一带一路

  1)理念:绿色发展;

  2)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沿线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球一半,贸易和外资依赖度大,具备较大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将带来环境压力。每年约80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主要在电力、道路、铁路、港口、管网等,均需要建立在绿色低碳基础上;

  3)中国的责任和作用:中国在丝路地区的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占对外总比重的25%、20%、50%。主要出口机械、杂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未来对外投资仍将扩大,会通过政府引导、绿色金融、企业责任等方式发挥大国作用。

  3、对话:构筑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共赢

  对话人:肖学智(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陈宣群(广东省肇庆市副市长),张春霖(上海巴安水务董事长),张景志(桑德国际ceo),林郁文(上海太和水集团总裁),宋海农(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武(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一带一路过去主要是转移过剩产能。全球环境谈判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提出较高的环境门槛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入,因此想要获得强大的谈判力必须要做好环境工作。首先要在国内做好绿色化,才可以不把污染性的落后产能带往国外。政府政策法规标准上做好引导,把其他建设性的工作交给市场。

  2)肇庆曾为两广总督府所在地,对一带一路、绿色环保有自身独特理解。规划5000亩环保产业园,启迪控股已经进入,未来会成为华南绿色一带一路重要城市。

  3)巴安水务近年来调整业务结构,在海水淡化项目大力拓展。通过设立合伙人公司,吸引优秀人才进驻公司平台。成功收购kwi公司引进先进技术,未来将进一步借助一带一路和kwi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4)桑德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雄厚实力。桑德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首先是设备出口,之后是技术和epc的输出,不断加大对环保设施投入。走出去也是国际化能力提升的过程,尽管竞争激烈。建设、规范、技术、排放标准的不同会加大走出去难度;企业同时需要应对汇率变化风险,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5)博世科是广西第一家环保上市企业,做工业废水起家,现在已经开始涉及到了土壤修复,地处广西区位优势有望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实现技术输出。

  6)兴源环境由装备开始,不断转型环境综合服务商,并购思路清晰。公司参与了较多的g20相关的环保项目。在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区占领了较大的市场。

  7)威立雅到中国多年,带来的资金、技术并不是最重要,关键是深入了解并融合进入了中国的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4、环保与供给侧改革

  1)供给侧改革,实现生产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政府财政和社会成本最低化;

  2)环保产业2008年以来年均增长18%,投资占gdp1.5%;

  3)少关闭工厂,多整合兼并。

  5、vocs控制与第三方治理

  1)按照目前状态,十三五期间vocs减排10%存在较大压力,实现有难度;

  2)存在问题:无组织排放、污染源广、种类多、核算复杂、治理基础薄弱;缺陷和思路:管控模式待转变、顶层设计确实、管控起步阶段、工程化能力有限;

  3)vocs中外定义存在差异,新环保法进行重新规范,十三五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纳入排放总量控制,未来监管有望加强;

  4)以石化行业、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为入口进行综合整治,其中石化行业要求2017年7月1日全面达到vocs控制标准要求,2017年底较2014年减排30%。

  5)控制方法:行业排查,推进清洁生产,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治理,严格控制储存装卸损失。

  6)排污费倒逼企业减排,排污企业更有动力引入相关环保机构进行治理;

  7)管控思路:污染物定义、估算方法、排放申报、污染检测、石化行业综合整治方案;

  6、对话,环境第三方治理——市场化专业化

  对话人:赵笠钧,(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孙明华(苏伊士环境执行副总裁),王月淼(清新环境监事会主席兼营销总监),韩小清(晓清环保董事长),赵晋灵(亿利资源集团总裁),申镇(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瑞莲(山东派力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1)归结为一个方向来谈,供给侧改革关键是制度上的改革,第一方是污染企业,第二方是政府,如果政府监管到位本来不需要第三方。然而,由于政府和群众需要更专业的环保服务,第三方治理有存在的必要。过去执法不到位,如果按照美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则环境污染企业和政府部门将更有动力;

  2)苏伊士过去在中国做了很多ppp类型项目。比如上海化工区,处理后统一达标统一排放。第三方治理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在于能否市场化,以及社会资本的准入条件。目前许多的央企和国企也在跨界进入第三方治理行业,虽然专业化程度较低,但有资源和资本优势。政府思路正在逐渐从买工程向买效果转变。

  3)政府要做的主要分为三方面:法律方面明晰主体,谁污染谁治理到谁污染谁付费;规范方面,独立和非独立第三方自由竞争,价格机制准入条件,监督服务;政策层面:财税补贴,投入成本增加后价格要同步提升。

  4)晓清环保华体育app官网登录的业务范围涵盖水、固废、新能源。从工业废水做起来,现在主要是bot。固废做资源化,一个县每天三五百吨,运输半径50公里。民营企业需要谨慎拿单,不能像国企一样低价竞争。

  5)第三方治理企业要有社会自任感,必须专业化。环境治理是非常复杂的工程,环保企业需要从竞争中寻求合作。

  6)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好的低成本技术非常适合做运营,小的技术型公司在这一点上具备优势。

  7、绿色信贷与环保金融服务

  1)绿色金融发展迅速,2014年末全国绿色信贷余额7.5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0%。

  2)政策引领下体制机制优化(能效融资、赤道原则、碳交易)。创新驱动(能效项目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金融、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林权质押贷款、国际碳保理融资),技术领先(专业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内部培训),强强联合(国际合作不断提升)。

  3)从事绿色金融较多的机构包括国际金融公司、世界银行、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法国开发署、亚洲开发银行,浦发是国内唯一和上述银行合作的金融机构。

  4)项目实施ppp化。环保类ppp数量占比44%,投资额占比22%。浦发在总行层面成立ppp团队,实现全国覆盖。

  5)多元化融资需求,期限、成本、方式。浦发今年在国内发了350亿金融债,未来将投入绿色环保产业。

  8、ppp发展之路

  1)ppp发展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但由于环保的公益性强,缺乏完善的收费机制,ppp在发展起来仍存在一些困难,且个别地方政府对于ppp融资认识不全面;

  2)创新投资回报机制是难点和核心。具体包括: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政府付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整合(厂网一体、供排水一体),资源组合开发(土地旅游农业),区域项目打包等。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3)加强项目储备是提高项目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希望成熟度高、基础条件好的项目尽快实施,而环境治理效果导向下较差的ppp项目关注少、难落地,因此政府的甲方思维决定了ppp项目的成败;

  9、对话,环保投融资——模式创新与资本并购

  对话人:李力(北控水务集团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王天义(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友谊(万邦达副总裁),李安民(久银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程峰(兴业银行总行环境金融部副处长)

  1)政策大力推进下环保行业的需求被极大激发,大气、水、土三个行动计划明确了环保行业的投资思路,政府重视度提升。

  2)过去融资存在问题:付费者和受益者分离,付费者没有购买好东西的冲动,很难达到良性循环。

  3)发展方向: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末端处理向前端发展。

  4)水治理是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太和水专注污染水体治理,治理后水质清澈,可与地方政府合作拓展旅游业或进行养殖业,周边土地会有增值。

  5)海外收购,未来的方向主要是欧洲尤其是德国,关键是细分领域核心技术,不过需要理顺收款模式;

  6)银行融资主要是看环保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对于ppp项目,是否能够长期的与政府合作下去是主要关注点。

  10、互联网 智慧环保——环境大数据与绿色产品

  1)大数据发展战略。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推动第三次信息化革命。

  2)生态环境大数据认识。生态环境大数据方案在2016年3月7日发布。一个架构(一机制、二体系、三平台),三个目标(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服务便民化),六项任务(数据整合、宏观决策、环境监管、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地方试点),五个应用(环评、监测、应急、网站、执法)。

  3)大数据构成。环保部门 相关部门 互联网=生态环境大数据

  4)生态环境大数据行动。建设环保云平台,1 1 n模式,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工作机制,建立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

  11、环境质量改善与环境公共产品供给

  1)我国当前环境状况主要特征:容量超载、质量较差、稳中趋好,用较低的收入解决较为复杂的环境问题。

  2)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按照当前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和经济发展预判,我国环境质量改善进度滞后经济发展20年,预计2020年难以全面达标,2030年可基本达标。

  3)政策的发展趋势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未来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群众对环境需求将提升,矛盾将成为日益增长的环境公共服务需求与之后的供给之间的矛盾。

  4)国家确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十三五首次将环境质量列入约束性指标。未来实现路径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全国,通过20年的时间实现阶梯式达标。

  5)未来的目标是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绿色小康社会。


网站地图